聚焦家教
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家教
用讲故事的方式品读成长——《成长不可错过的四堂课》的自述
发布部门: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21-08-30 动态浏览次数:22

用讲故事的方式品读成长——《成长不可错过的四堂课》的自述

高闰青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粒教育的种子,每一段经历都是一堂精彩的课程

一直以来,讲故事是人类最易于接受的一种交流方式。根据人类学家波莉·维斯纳的研究,当太阳落山男女老少聚在一起闲谈时,81%的时间里,大家会讲有关他们认识的人的故事、过去几代人的故事,所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一个人的成长无疑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且有着深刻的教育意蕴。

  

家庭环境绘就生命底色。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路,就是那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故事。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家庭生活中所蕴含的家教、家风使我们终身受益,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性格的形成,乃至人生的走向。家庭、家教和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的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底色。

学校教育滋养精神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学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给每个人以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一个人只要踏上求学之路,必定会有与众不同的生命历程。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20多年的求学历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故事都是一次美丽的成长,一路走来的成长足迹记载着我渴求知识的心路历程,它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滋养了我的精神,也为我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由翱翔。

  

社会生活丰富心智品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过着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便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生活的世界里,才能被日常生活“涵化”而成为真正的人。“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接受的第一个生活教育就是做家务,年龄稍大一点还要下地干农活,学习劳动技能。回忆成长过程中关于生活的体验和劳动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每一项家务活的操练,每一种劳动技能的培养,每一次对生活的体验,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为我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继承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我发展助力梦想实现。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从初上讲台的新教师到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这期间,既有我对为师之道的探索,也有课堂中的美丽遇见所带来的教学相长的快乐,更有坚守自己教育信条的执着,还有在教育领域探究的乐趣以及实现人生梦想的欣喜。正是在讲台上30年的坚守,让我始终对细微的教育事件保持一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对点滴的生活体验饱含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予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心中的教育梦想。

  

  

成长有规律,教育讲方法。所有的人生阅历都是生命成长的精彩课程,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课程体系,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任何一堂课都不可以错过。

  

  

(本文刊发于《大河网》2020年10月29日第6版。作者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学博士,焦作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

  

                                                           作者|高闰青

图文编辑|马媛媛  晁博


主办单位:焦作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联系地址:河南焦作市山阳区998号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易楼219办公室

豫ICP备05002423号-1